在中国经济寻求新增长动能、重塑发展韧性的关键时期,政府与市场主体间的关系正在被重新定义。近日,北京市昌平区工商联高层对法政集团的一次深度调研,便为此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观察样本。这并非一次常规的礼节性走访,而是一场围绕民营 企业如何在国家战略中精准定位、政府如何从“管理者”向“赋能者”角色演进的深度对话。它清晰地揭示了一条由单向政策扶持,向双向赋能的“共生式生态”演进的政企协作新路径。
2025年8月21日,这场标志着政府服务理念与民营企业发展战略高度契合的对话,在法政集团正式展开。由北京市昌平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庆海率领的调研组,与法政集团董事长王广发及其核心管理团队,进行了一场长达两小时的深度座谈。其核心议题,已超越单一企业的经营范畴,触及到民营经济在新发展阶段的若干重要课题。
战略契合:企业微观叙事与国家宏大蓝图的同频共振
整场对话的战略基调,由法政集团董事长王广发一番兼具历史纵深感与前瞻性的阐述所奠定。他将集团近三十余年的发展,高度凝练为一部“与时代同步,与国家战略同频”的生动实践,其呈现的并非一份静态的业务报告,而是一幅将企业微观命运,深度融入国家宏观发展大局的动态战略全景图。
在其论述中,集团聚焦“一老一小”的“双引擎”战略,被清晰地阐释为对“健康中国2030”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国家顶层设计的精准回应。这一战略自觉,赋予了法政集团旗下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与北京王府学校两大支柱产业,超越商业利润本身的社会价值。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王广发董事长对医院“智慧煎药中心”的解读,已将其从一个技术设施,提升为一个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旨在解构并重建传统中医药的服务流程,以破解其在标准化、安全性与便捷性上的百年痛点。通过引入医疗级净水系统、全流程自动化闭环及移动端实时追溯等颠覆性创新,该中心不仅代表了技术的迭代,更体现了企业对生命敬畏和医疗伦理的坚守,精准切入了国家大力倡导的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核心航道。
这种战略自觉不仅体现在内部的技术革新,更延伸至对区域社会价值的深度挖掘。据介绍,王府医院已主动将其服务触角从院内治疗,延伸至社区的健康管理前端。医院曾主动召集其服务范围内的51个社区代表,举办专题座谈会,旨在精准对接居民在居家养老与大健康领域的真实需求,从而为社区提供靶向性、定制化的健康解决方案,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健康治理的新模式。
范式重塑:政府角色的深刻自觉与服务边界的重新界定
企业所展现的战略愿景,在刘庆海书记的讲话中,得到了来自政府层面的深刻而权威的回应。他以一种根植于个人工作历史的亲切感开场,迅速将话题提升至战略高度,其言辞的核心,标志着政府职能正从传统的“监督管理者”,向“生态服务者”和“资源链接者”进行根本性的自我校准。
他并未局限于常规的赞誉,而是将法政集团的成功,定位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基准案例。其超前的战略眼光和对社会责任一以贯之的长期坚守,被视为昌平区域内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蓝本。在座谈中,刘庆海书记特别提及,多年来,无论是在双拥共建、扶贫济困还是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中,法政集团始终走在前列、勇于担当,这种超越了商业范畴的社会价值贡献,构成了其“标杆”地位的坚实基础。
刘庆海书记有力地阐释了工商联作为“民营企业之家”的职能定位,强调其核心职责在于为企业创造最优营商环境,构筑坚实的制度保障。这一系列表述,不仅是对中央“两个毫不动摇”方针的有力呼应,也向与会的企业家代表传递出一个明确且坚定的信号:一个高效、有为的服务型政府,是企业最可靠的战略伙伴。
生态共建:迈向未来的协同进化之路
此次对话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清晰地展示了一种“生态共建”的未来图景。在王广发董事长的发言中,贯穿着对“政策赋能”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承担,这表明,领先的民营企业已将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内化为自身稳健发展的内在动力。
作为回应,刘庆海书记则正式向王广发董事长发出了参与区域治理的邀请,鼓励其围绕核心主业为政府“多建言献策”,并承诺工商联将提供高效的“直通车”渠道。这预示着,未来的政企关系将是一种高效协同、双向赋能的共生模式:企业以其市场敏锐度和创新实践,为政府决策提供宝贵的“一线洞察”;政府则以更精准的政策供给和更高效的服务体系,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肥沃的“制度土壤”,形成一个持续优化的良性反馈闭环。
最终,这场在法政集团举行的座谈,已然超越了一次常规调研的范畴。它不仅是昌平区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一个生动缩影,更重要的是,其所揭示的政企协同新范式——一种基于共同战略目标、相互尊重、双向赋能的伙伴关系——为中国在复杂宏观经济格局下,如何驱动民营经济这一核心引擎保持强劲动力,提供了一份极具启示意义的未来脚本。它所验证的,不仅是某一区域的成功实践,更是中国在构建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中,政府与市场关系协同进化的一个可复制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