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3日,北京市台办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刘先传,携北京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会(海促会)核心成员,对法政集团进行了深入调研。在对集团旗下医疗与教育实体进行详尽的实地考察后,双方举行了高层战略对谈。此次调研旨在依托首都优质民间资源,共同打造一个以产业为支点、以民生为纽带的京台交流“北京样板”。法政集团董事长王广发及集团旗下教育和医疗产业的高层管理团队全程参与了此次交流。

当日上午,北京市台办和海促会调研团先后实地考察了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太阳城医院以及北京王府学校。此举旨在对法政集团在医疗健康和国际教育两大领域的实力与运营模式,获得一手、直观的认知。这一系列紧凑而高效的实地考察,为随后举行的战略座谈会奠定了坚实的共识基础。

座谈会上,刘先传副主任首先对法政集团三十余年来取得的成就给予了肯定。他指出,法政集团不仅成功完成了“精准战略转型”,更关键的是,其旗下的教育和医疗实体已成为各自领域内“享誉海内外的标杆”,是当前深化两岸民间交流所急需的“关键战略资产”。他明确提出,希望法政集团能发挥其在教育与医疗领域的独特优势,为京台交流打造一个可供借鉴的“北京样板”。

这一构想立即得到了与会各方的积极响应,形成了多维度的共识。海促会秘书长邓劲松详述了海促会作为民间社团,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重要角色。北京市台办交流交往一处处长、海促会监事长佘平则强调,在当前两岸形势的大背景下,以教育、医疗等民生刚需为切入点的民间交流,最易引发两岸同胞的情感共鸣,是必须抓好的“生力军”。

作为民间力量的代表,海促会副会长、山川实业控股集团总裁伊西伟表示,法政集团在教育和医疗领域的深耕,是为国为民的民生事业,其成功的模式值得整个商会学习。他此行的重要目的,就是探讨如何将法政的成功经验引入海促会生医健康专委会的工作中,更好地服务于两岸同胞。

面对官方与民间交流平台的高度期待,法政集团董事长王广发的回应务实而清晰,他以集团的深厚积淀和现有实力,阐明了合作的可行性。他首先提及,法政集团自创立初始期,其发展便与海峡两岸的交流进程紧密相连,集团对两岸交流的关注是一以贯之的。

随后,他用两组关键事实阐明了今日法政集团已为承接最高水平的两岸合作所准备好的成熟平台:其一,在教育领域,北京王府学校不仅全面开设了IB、A-Level、AP和OSSD四大国际课程体系,更获得了两项权威国际认证,并设立了独具特色的“未来外交官”培养项目。其二,在医疗领域,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已是全国非公立三甲中西医结合医院标杆,并已成为国家卫健委的重点实验室科研点。

基于这些坚实的基础,王广发董事长认为,利用这些平台与台湾方面在人才培养、师生互访、课程共建乃至医疗技术引进等方面开展合作,时机已经来临。他的表态清晰而直接:集团将积极利用现有平台链接台湾资源,建立起两岸在教育、医疗和科研领域的良好互动合作关系。

集团的这份自信,并不仅仅源于商业上的成功,也来自于其团队对国际大局的深刻洞察。北京王府校区执行总校长衡孝军,这位曾在中国驻美、加使馆担任公使衔参赞的资深外交官,从另一维度诠释了这项事业的战略意义。他认为,在当前形势下,通过高质量的国际教育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人才,正是为国家长远发展与最终统一积蓄力量,是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深远布局。在座谈的最后,王广发董事长着眼于后续的实际推动,提出希望将合作构想积极推进,确保项目能够扎实落地。

此次调研座谈,标志着一次政府顶层设计、民间平台协同与龙头产业活力的精准对接。它预示着京台交流的逻辑正在发生深刻演变——从一般性联谊,向以优势产业为核心、解决民生痛点的深度融合模式迭代。法政集团与北京市台办的此次握手,不仅可能为企业自身的发展开辟全新空间,更有望为当前的两岸关系,注入一股源自首都、务实而强劲的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