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心内科成少永、王浩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期刊《Frontier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心血管医学前沿)发表论文《Association of admission hyperglycemia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高血糖与全因死亡率的关系:剂量反应meta分析)。论文得到王耀辉院长及心内科张奎俊主任的关注和指导,影响因子5.8。

该研究结论对心梗患者的血糖管理指南更新提出了新的方向。研究人员针对23项队列研究的文献做荟萃分析,涉及47177名受试者,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高血糖与较高的全因死亡风险显著相关,研究团队建议,应考虑采取更严格的血糖管理措施。

对于此类患者,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应从血糖≥180 mg/dl(10 mmol / l)开始干预。“但在长期临床中,我们发现,高血糖的心梗患者普遍预后更差 ”,成少永说。

这一现象引起了心脏中心团队重视,并得到院长王耀辉的关注和指导。在中心主任张奎俊教授的支持下,以北京王府医院·哈特瑞姆心脏中心主任助理成少永、心脏重症监护室医生王浩为首的研究团队,梳理文献做荟萃分析发现:

从短期随访(院内或术后30~90天)结果看,入院时高血糖,全因死亡风险增加 2.12 倍,心血管不良事件增加1.34倍。其中对于糖尿病患者,每18mg / dl(1 mmol / l)的血糖升高,全因死亡的风险就增加8%;而没有患上糖尿病的患者,每18mg / dl(1 mmol / l)的血糖升高,全因死亡的风险就增加20%。长期随访(至少一年)结果也显示,入院高血糖,总死亡率风险高出0.97倍,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增加0.95倍。

“当前指南的引用文献是ICU外科手术病人合并高血糖时候的风险分析,可能考虑到外伤等因素引发应激高血糖的情况,对血糖的管理较为宽松。但这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成少永表示,从既往病例数据来看,入院高血糖的较低干预临界值(>150mg/dl,约合8.3mmol/L)和更严格的目标(110-140mg/dl,约合6.1~7.8mmol/L)可能比目前的指南建议(干预临界值≥180 mg/dl,约合10 mmol / l)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