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又称为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部疾病,医学上称为“缺血性中风”,脑梗死占心血管死亡率30%。

脑梗,有着“四高”的特点: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常见于50-60岁阶段,脑梗患者发病的时候,会出现眩晕、丧失行动能力等症状,同时还伴随各种身体不适。

脑梗发作前,身体会有轻微的提醒,不过,经常会被认为是小病而忽视,很多人都会想着等等看,说不定身体自己就会好。

提醒:睡觉时若出现3种现象,要引起重视

1、肢体的一侧有麻木感

当人体患上脑梗塞后,会使偏侧身体的感觉功能受到影响,通常患有大面积半球脑梗死和基底节区脑梗塞的人,更容易有这类临床表现。

当人患上脑梗后,局部血液的流通情况受到影响,导致供血不足,会使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受损。大脑神经对于肢体的运动具有控制作用,当神经受损时,可能会导致肢体偏瘫。

2、频繁流口水

很多人都认为在睡觉时出现流口水的症状,这是睡眠质量好,做美梦的象征,但殊不知,这也可能是脑梗的典型症状之一。

同时,若伴有频繁打哈欠的现象也需要高度注意,打哈欠是嗜睡的表现。此时就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做一个脑CT。

3、头晕头痛

在日常生活中,头晕和头痛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症状,有很多原因。脑梗死也是原因之一。这主要是因为梗死后头部供血供氧不好。

尤其是晚上睡觉时,血流缓慢,脑缺血缺氧更明显,更容易出现持续性头晕。

此外,由于一些脑梗死患者合并高血压,由于身体的代偿功能,血压会异常升高,也会导致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

脑梗每年夺走超百万人的性命!医生提醒:45岁后,这3种事尽量别碰

1、饭后立即上床

美国艾奥尼纳大学医学院发起了一次脑中风研究试验,结果发现,晚餐后推迟20分钟睡觉,中风危险就会降低10%,而晚餐后等待70分钟到两小时后再上床睡觉的人,中风危险将降低76%。

2、精神压力太大

脑梗之所以越来越年轻化,也与长期疲乏劳累和精神压力大有关,精神压力过大容易让疲劳感加重,热量超标后对身体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精神压力大属于心理状态,人体会分泌大量的激素皮质醇,导致体重快速生长,最终影响血管健康出现脑梗。

3、过度酗酒

经常大量酗酒不仅会对血管造成刺激,还会使血管内壁存在的脂类斑块沉积,一旦血管内的脂质斑块脱落,随血流动到达脑部血管,就很容易出现脑梗。

预防脑梗塞的方法有哪些?

1、控制饮食:少吃一些糖分高,油脂高,盐分高的食物,有效地控制自己的三高。

2、积极锻炼运动:适当的运动锻炼能够减少脑梗塞疾病的发生几率,锻炼运动对预防肥胖、控制体重以及调整血脂和降低血压等等均有益处。

3、早睡早起: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调整健康的生活作息习惯,有助于维持血管弹性,保证血流通畅,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脑部血管病变的发生。

4、按时查体:按时查体是非常重要的,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等都可以在查体时被发现。

5、保持心理舒适:日常生活工作中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很重要,保持心理舒适,避免脑梗塞。

6、戒烟限酒:平时注意戒烟限酒,可有效减少患脑梗的风险。

脑梗一旦发作对大脑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所以很多时候脑梗发病后都会遗留比较严重的后遗症。比如患者出现瘫痪、智能减退、生活无法自理等症状。

所以对于脑梗的救治可以说是争分夺秒。而一旦患者出现上面的这些症状,就要警惕起来,随时准备到医院急诊进行救治和检查,避免患者因为脑梗而导致严重后遗症。

tips:本文综合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