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水、钠的动态变化可维持渗透压的平衡,当水和钠的摄取或排出出现异常时则导致体液平衡失调。水和钠的平衡失调主要有体液容量不足(等渗性缺水、低渗性缺水、高渗性缺水)和体液容量过多。

分类

  • 等渗性缺水(isotonic dehydration) 水和钠成比例丧失,血清钠和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因细胞外液量迅速减少,故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为外科病人最常见的缺水类型。
  • 低渗性缺水(hypotonic dehydration) 系水和钠同时丢失,但失水少于失钠,血清钠低于 135mmol/L,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又称慢性或继发性缺水。
  • 高渗性缺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 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又称原发性缺水。
  • 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 总入水量超过排出量,水潴留体内致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又称水潴留性低钠血症或稀释性低钠血症。较少见。

临床表现

  • 等渗性缺水 病人出现恶心、呕吐、厌食、口唇干燥、眼窝凹陷、皮肤弹性降低和少尿等症状,但不口渴。当短期内体液丧失达体重的 5%时,可表现为心率加快、脉搏减弱、血压不稳定或降低、肢端湿冷和组织灌注不良等血容量不足的症状;当体液继续丧失达体重的6%~7%时,休克表现明显,常伴代谢性酸中毒;若因大量胃液丧失所致的等渗性缺水,可并发代谢性碱中毒。

2.低渗性缺水

(1)轻度缺钠:血清钠为 130mmol/L 左右,感疲乏、头晕、软弱无力;尿中 Na+含量减少。

(2)中度缺钠:血清钠为 120mmol/L 左右,除上述临床表现外,还伴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视物模糊、血压不稳定或下降、脉压变小;浅静脉瘪陷,站立性晕厥。尿量减少,尿中几乎不含钠和氯。

(3)重度缺钠:血清钠低于 110mmol/L,常伴休克;病人神志不清,四肢发凉甚至意识模糊、木僵、惊厥或昏迷;肌痉挛性抽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可出现阳性病理体征。

3.高渗性缺水

(1)轻度缺水:缺水量占体重的 2%~4%。除口渴外,无其他临床症状。

(2)中度缺水:缺水量占体重的 4%~6%,除极度口渴外,常伴烦躁、乏力、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尿少和尿比重增高。

(3)重度缺水:缺水量大于体重的 6%,除上述症状外,可出现躁狂、幻觉、谵妄甚至昏迷等脑功能障碍的表现。

4.水中毒

(1)急性水中毒:起病急;因脑细胞肿胀和脑组织水肿可造成颅内压增高,引起神经、精神症状,如:头痛、躁动、谵妄、惊厥甚至昏迷,严重者可发生脑疝,并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2)慢性水中毒:在原发病的基础上逐渐呈现体重增加、软弱无力、呕吐、嗜睡、泪液和涎液增多等现象,一般无凹陷性水肿。

相关检查

1.等渗性缺水 实验室检查可见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均明显增高的血液浓缩现象。血清 Na+、Cl-等含量一般无明显降低。尿比重增高。动脉血气分析可判别是否同时伴有酸(碱)中毒。

2.低渗性缺水 尿比重<1.010,尿 Na+、Cl-含量常明显减少。血清钠<135mmol/L。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及血尿素氮值均有增高。

3.高渗性缺水 尿比重增高。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轻度升高。血清钠>150mmol/L。

4.水中毒 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血浆蛋白量均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以及红细胞平均容积增加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提示细胞内、外液量均增加。

处理原则

1.去除病因。

2.根据失衡的类型作相应处理

(1)等渗性缺水:一般可用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补充血容量,常用的有乳酸钠和复方氯化钠溶液。

(2)低渗性缺水:静脉输注高渗盐水或含盐溶液。

(3)高渗性缺水:鼓励病人饮水及经静脉补充非电解质溶液,如 5%葡萄糖溶液或 0.45%的低渗盐水。

(4)水中毒:轻者只需限制水摄入,严重者除严禁水摄入外,静脉输注高渗盐水,并给予脱水治疗。

护理措施

1.遵医嘱治疗原发病。

2.遵医嘱注补液,纠正体液容量不足

(1)补液种类:遵医嘱给予等渗溶液,以纠正细胞外液量的不足,并适当补充钾盐。

(2)补液量:包括三个部分,即生理需要量、已经损失量和继续损失量。

1)生理需要量:一般成人日需要水分 2 000~2 500 ml,氯化钠 4~5 g,氯化钾 3~4 g,葡萄糖 100~150 g 以上。

故可补给:5%葡萄糖生理盐水 500~1 000 ml

5%~10%葡萄糖溶液 1 500 m

酌情补给 10%氯化钾 20~30 ml

2)已经损失量:或称累积失衡量,根据缺水或缺钠的程度估计失水量或失钠量,一般将估计量分两日补足。

3)继续损失量:或称额外损失量,原则是“丢多少、补多少”。通常安排在次日补给。

(3)补液原则

①先晶后胶,即应先输注晶体液,后输注胶体液。

②先盐后糖,即先输注盐水,后输注葡萄糖水。

③先快后慢,即输液速度应先快后慢,将补液总量分次完成。

④见尿补钾,即每小时尿量大于 30 ml 时才能经静脉补钾。

3.纠正体液量过多:①严格控制水的摄入量,每日限制摄水量在 700~1 000ml 以下。

②对重症水中毒者遵医嘱给予高渗溶液,如 3%~5%氯化钠溶液和利尿剂,如呋塞米等;同时注意观察病情的动态变化和尿量。③对需经透析治疗以排除体内过多水分的病人予以透析护理。

4.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和感觉情况、尿量、皮肤黏膜状况、周围静脉充盈情况,记录 24 小时出入量,并了解血常规、血气分析、血清电解质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