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身边有朋友吃了海鲜会瘙痒,闻到花香会流泪打喷嚏,这些不容小觑的现象其实是过敏反应。近三十年来,过敏性疾病已至少增加了三倍,涉及22%的世界人口,悄然成为世界第六大疾病。

什么是过敏性疾病?

过敏是一种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当过敏原进入身体后,我们身体里的免疫细胞会在他们的刺激下产生抗体,产生的IgE抗体会吸附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使细胞成为致敏状态。这些致敏细胞广泛分布于皮肤、呼吸道黏膜、消化道黏膜等处,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当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身体时,会迅速和致敏细胞结合,导致组织胺等大量释放,使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等,发生过敏反应。

据统计,已知的会造成过敏反应的过敏原至少有450多种,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吸入性过敏原:存在于空气中,经由呼吸道进入体内,如尘螨、霉菌、花粉、艾草、家禽或宠物皮屑、毛等。

2.食入性过敏原:随着食物经由消化道进入体内,如鸡蛋、牛奶、豆类、牛羊肉、海鲜等蛋白质类;小麦、荞麦等谷物类;芒果、核桃这些水果坚果等。

3.接触性过敏原:皮肤接触引起的,如金属饰品、化妆品、染发剂、清洁剂等。

4.注入性过敏原:由药物注射或蚊虫叮咬引起的,如蜜蜂毒液、青霉素、麻醉药品等。

如何防/治过敏?

面对不同的过敏反应找准过敏原非常关键。目前医院常见的检测方法是对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包括皮肤试验、点刺试验、免疫印迹等多种体内体外检测法。免疫印迹法既减少病人穿刺痛苦,又较少受饮食药物等影响,只需静脉采血后自动化操作。北京王府中西结合医院检验科采用先进的免疫印迹法可检测过敏原和食物不耐受,广泛涵盖了各类常见过敏原。通过免疫球蛋白和补体五项检测,也利于了解免疫状况并制定免疫调节方案。

通过检查明确了过敏原,就应该尽量避免与过敏原接触。当然,健康的生活习惯是避免过敏的最好方法,养成早睡早起规律的生物钟,均衡饮食,注意卫生清洁,室内空气流通,适量锻炼运动,对减少过敏都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