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局在2017年3月13日发布了《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到,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举措。传承了五千年的伟大的传统中医药理念、医疗技艺和方法,五千年后的今天仍然在劳动人民群众的身心保养、疾病预防、体质改善、疾病诊疗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治未病科作为传承和弘扬传统国粹,助力国民身心健康的传统中医科室,由此应运而生。
那么,什么是治未病?治未病主要针对哪些人群?治未病科室又能为大家做些什么?今天,王府医院治未病科专家为大家全面解读何为“治未病”。
“治未病”理念最早源于《黄帝内经》所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治”,为治理管理之意,“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其注重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其中中医的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历史故事解读“治未病”
“治未病”自古以来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是中医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之ー。让我们从历史上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讲起:
扁鹊望诊的故事告诉我们,有病须早发现早治疗,切勿耽搁病情。很多情况下,机体从接触危险因素但还没有生病到最终发病,从病情较轻到病情深重是一个慢性过程。治未病的理念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尽早的查找并去除危险因素延缓发病,尽早进行规范管理延缓并发症的出现,疾病康复预防复发。可以总结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
现代人倡导治未病,那么治未病主要针对哪些人群呢?
中医体质偏颇人群:体质辨识结果符合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或特禀质等偏颇体质者。
亚健康人群: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对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长期饮食不合理、缺乏运动、作息不规律的人群是高危人群。
病前状态人群:病前状态是指具备与具体疾病相关的风险因素,容易向疾病状态转归的一种疾病前持续状。
慢性疾病需中医健康管理的人群:已确诊的慢性病处于稳定期,愿意接受中医健康管理,通过生活方式调整与养生保健,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的人群。
中医体质辨识,中医健康体检、慢性病中医健康管理;制订中医健康方案,包括中药处方、茶饮处方、饮食养生方案、运动养生指导;传统导引运动,如八段锦、六字诀、易筋经、五禽戏等演示及教学指导,运用导引辅助慢病自我调节。
总之,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一旦身体出现异样,切不可大意,需及时就医,提早干预,未雨绸缪,防病于未然,把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
治疗未病,王府医院治未病科为您把关!与您同行健康之道!
图: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知删除
注:漫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做删除处理,我们只做分享之用,不用于商业。